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三) 新托福iBT的考試題型

前面我們說過了,新托福iBT的考試分為「聽」、「說」、「讀」、「寫」四大部分,其考試的順序分別為:
(一)「讀」1小時
(二)「聽」1小時
(三)休息10分鐘
(四)「說」30分鐘
(五)「寫」50分鐘

這「讀」、「聽」、「說」、「寫」四大部分每個部分滿分都是30分,所以新托福iBT的滿分就是這四個部分加起來總共120分。通常一般學校的申請門檻是90分,而名校的門檻大約都是訂在100分,所以換算起來你「讀」、「聽」、「說」、「寫」每一個部分都至少要拿到22~25分以上才是比較理想的分數。

接下來四大部分的的題型介紹如下:

(一) 讀(Reading)

首先是讀(Reading)的部分,總共考3篇文章,每一篇文章約700個字,每一篇文章考13題選擇題,所以總共是39題。第一篇文章給你20分鐘來閱讀和作答,接下來第二篇文章和第三篇文章給你40分鐘來閱讀和作答。

(二)聽(Listening)

聽力總共考兩組,每一組有17題選擇題,每一組有三段聽力,分別是一段對話(約4分鐘,考5題)和兩段授課(各約8分鐘,各考6題)。由於有些題目會考很細節的東西(一般聽過就會忘的那種),所以請務必做筆記,能記下多少就記下多少。

****** 中場休息10分鐘 ******

(三)說(Speaking)

口說共考6題,題型我有用word檔整理給大家參考,請按此下載。

(四)寫(Writing)

寫作共考2題。第一題整合寫作考20分鐘,第二題文章寫作考30分鐘。

第一題是給你45秒看一段文章,裡面有1個論點和2~3個作者提出支持這個論點的理由(文章會一直顯現在螢幕左方),接下來是聽一段授課(約2分鐘),授課裡面教授可能會支持或是反對文章中的論點,通常教授也會舉出2~3個支持或是反對的理由(注意:聽力只能聽1次!所以一定要做筆記)。題目就是在問你,請你寫出該文章的論點與理由,和教授支持或反對該文章論點的理由。寫作時間有20分鐘。

第二題就是傳統的作文題,問你是否同意一個論點,說明你同意或是不同意這個論點的理由和例子來支持你的說法。寫作時間有30分鐘。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六) 新古典現實主義 Neo-classical Realism

(五) 攻勢現實主義 Offensive Realism

(四) 守勢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的衍伸) Defensive Realism

(三) 新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 Neo-realism

「新現實主義」由於非常強調國際體系(也就是國際系統的「結構」)對個別國家行為的影響,所以又被稱為「結構現實主義」(Structure Realism)。

一、新現實主義的由來

當代的現實主義理論是從Kenneth Waltz的經典之作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開始的。在這本書中,Waltz試圖將現實主義的思想放置在一個更為堅實的社會科學基礎上(Waltz 1979, 1991)。利用「科學哲學」、「新古典個體經濟學」以及「系統理論」,Waltz發展出了一個相當簡約的國際系統理論,試圖解釋國際行為上橫跨大範圍時間與空間的持續的規律性。Waltz所認為的國際體系是由許多國家所構成的無政府秩序,在這個無政府秩序之中,每一個國家最起碼的目的就是求生存。Waltz認為,這個無政府的狀態創造了一個自助(self-help)的體系,在這個自助的體系中,國家間的競爭充斥、合作困難,並且傾向於形成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這個國際體系的性質同時也推論說,雙極體系的結構比多極體系的結構更不具戰爭傾向,且互賴程度愈低愈容易導致和平。

二、新、舊現實主義的對比

Waltz最重要的貢獻在於他對國際系統(international system)的強調,他認為國際系統具有積極主動的(active)、獨立自主的(autonomous)影響力量。Waltz認為,所謂的國際政治結構的構成原則有三項:(一)地位分配原則(Ordering principles);(二)構成員的特質(The character of the units);(三)權力分配狀況(The distribution of capabilities)。對於早期的現實主義思想家如E. H. Carr(1946)或Hans J. Morgenthau(1946, 1948)等人來說,國際間的無政府狀態是一個寬鬆的條件,鼓勵人們來表達人性中的固有的侵略性。衝突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人性中對權力的渴求、或是因為某些國家具有修正主義(revisionism)傾向的目標,且國際間並不具有一個中央政府般的權威機關來阻止這些國家對其野心的追求。

但是對於Waltz來說,這個無政府狀態的國際系統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力量,這股力量形塑並且強使推擠(shaped and shoved)系統中的每一個國家。這個無政府的狀態迫使所有的國家都必須要擔心自己的安全,並被迫採取主動的措施來獲得安全。由於系統的影響力被突顯出來,所以我們無法僅僅只從個別國家的性質或是這些國家所強調的偏好順序來解釋國際互動的結果。甚者,Waltz認為,國家行為的改變是由於權力的改變,而與國家的意識形態、內部結構或是政府的形式較無關連(1986, 329)。無政府的狀態鼓勵每一個性質不同的國家都採取相似的行為;在同樣的邏輯下,在不同的外部環境下,即使那些具有相同性質的國家也會出現十分不同的行為。這些由系統所施加的壓力鼓勵每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競相仿效其他成功國家的行為,而那些無法有效地競爭的國家則很可能被消滅於系統之外。對Waltz來說,在無政府領域下的競爭壓力解釋了為什麼國家都傾向於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為什麼國家努力增加自己的權力是一種自我打敗的行為、為什麼雙極的體系比多極的體系來得更穩定。

把不安全感歸諸於系統的性質而非由於人性,Waltz的概念鼓勵了國際競爭壓力的調解。如果衝突是來自於最深層的人性(如Morgenthau所相信的),則創造一個更和平的世界的努力將注定是失敗的。但是如果衝突是由於國家間所處的外部環境所引發的,則「理論上」我們可以辨認出何時為特別危險的情況並且形成一個適合的政策來調解它。雖然在計算通往和平的障礙時,新現實主義者還是非常「現實主義」的,但是比起早期現實主義者的悲觀認知來說,新現實主義者較為樂觀地知道其實還有非常大的進展空間來推動和平。

三、對新現實主義的批評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這本書引發了巨大的迴響,但大部分的迴響是來自於對該書的批評。第一,因為無政府狀態是一個常數(constant),但是國際體系的改變卻是很少發生的,所以批評者認為新現實主義無法用不變的常數來解釋變動的國際變遷(Ruggie 1983;Buzan, Jones, and Little 1993),而且新現實主義對於國家的行為只能做出一般性的(general)預測(Keohane 1983)。第二,其他的評論家則抱怨新現實主義的理論對歷史的認知是不正確的(Schroeder 1994a),或是指控Waltz助紂為虐地把權力政治的危險論述給正當化了,因此促成了那些特有的問題該理論據稱有辦法解釋的(Ashley 1984)。第三,有一些人發現,因為該理論本身的變數---系統體系(polarity)---對於每一個國家來說要去操作或是改變都是很困難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所以新現實主義並沒有辦法提供詳細的政策指南(Van Evera 1999)。最後,一些學者注意到Waltz的理論不夠具體。如同Randall Schweller曾經強調過的,如果我們接受Waltz對於系統是無政府狀態以及所有國家都僅僅只是在追求生存的假定,則這些國家就完全沒有必要互相擔心,而且也沒有任何導致衝突發生的理由。為了使衝突能夠發生,該理論必須允許至少有一個國家試圖想要扭轉現狀的可能性存在。且由於Waltz系統性地排除了個體層次(unit-level)的要素,Waltz的新現實主義理論無法解釋這些衝突如何可能發生(Schweller 1996;也可見Milner 1991;Wendt 1999)。同樣地,一些Waltz其他的預測(如個別國家對權力平衡的傾向,或是雙極體系具有和平的本質),在缺乏其他關於不同國家的偏好順序以及這些國家彼此之間的互動結構等等附加資訊的情況下,都無法真的能夠嚴格地直接從Waltz的假定中推論得出來(Wagner 1993;Powell 1999)。

這些來自各方的不同批評都分享著相同的主旨,也就是,Waltz的「純粹地結構性的理論」太過於簡約(parsimonious)了,所以無法解釋許多重要的議題,並且傾向於做出不確定(或不正確)的預測。因此,並不令人意外地,許多依循現實主義傳統的後續研究工作都試圖建立在Waltz的重要洞見上並同時也去補足Waltz對於國際體系的不足夠的描繪。

四、近期的現實主義研究概況

近期的現實主義研究也是較為不簡約的,因為近期的研究更為強調實證上的檢驗。就像Carr和Morgenthau一樣,Waltz以恰當的例子來闡述他的理論,但並未系統化地以實證上的證據來檢驗他的理論。相對地,大部分依循現實主義傳統的後續研究都建立在更廣泛的質化或是量化的證據上面。這一股更注重實證檢驗的態度,其實是與現實主義長期以來對於研究政治的「實然面」的注重是相符的,並且確實有助於後續的學者來豐富化Waltz的刻板堅硬的概念。

(二) 古典現實主義(舊現實主義、傳統現實主義、人性現實主義) Classical Realism

當代所有的現實主義流派都是從「古典現實主義」發展、修正而來。「古典現實主義」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是國際關係中一個非常古老、保守且傳統的研究途徑,所以又被稱為「舊現實主義」或是「傳統現實主義」(Traditional Realism)。

Walt的文章並未就「古典現實主義」作深入探討,因此本篇是我根據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Goldstein & Pevehouse「國際關係」以及Mearsheimer「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這三本書改寫而成,請大家參考指教。

一、「古典現實主義」的歷史養分

早從春秋時代中國的墨子和孫子開始,戰爭即被視為國家間用以爭奪權力和生存的主要手段,在當時的國際氣氛下,墨子和孫子認為依賴道德勸說沒有多大作用,國家必須面對武力強大,同時又具有高度危險性的鄰國。於是,孫子建議統治者運用權力來獲取國家利益,同時保障國家的生存。

差不多在同時期的希臘,希臘史學家Thucydides寫下了「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The Peloponnesian War),他的重點放在希臘城邦之間的權力對應關係,「強國做他們有能力做的事,而弱國接受他們必須接受的事」,他認為人類與生俱有的權力欲望是政治的原動力,國內和國際政治都是權力的爭奪,只是發生的地點和影響有所不同而已。他提醒我們看待國際政治必須永遠掌握權力和利益的現實面。

稍後在1500年左右,在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Niccolo Machiavelli在其經典之作「
君主論」中提醒各邦的統治者,他們的處境類似戰國時代的弱小國家,建議統治者盡一切的可能來控制權力,並且以戰爭和其他手段擴張權力。今天,作為形容詞,「馬基維利」意謂著不擇手段的權力運作。

十七世紀英國契約論的思想家Thomas Hobbes在其鉅著「
巨靈論」(又譯「利維坦」)中開始探討「自然狀態」的概念。在「自然狀態」的「無政府狀態」的情形之下,每個人都是自由的,每個人都利用各種手段達成自利的目的。這種狀態也稱為「戰爭狀態」,適用於今天的叢林法則。在叢林當中,法制是派不上用場的。因此,Hobbes主張建立強大的君主國家,避免回到自然狀態。然而,國際社會仍缺乏類似的中央政府,因此國際社會上所有的國家可以說都是處於叢林法則的無政府狀態中。

在淵遠流長且內容豐富的中、西政治思想中,以「國家利益」為主要考量的「古典現實主義」不斷吸收各家的學說與養分而逐漸發展,到了二次大戰以後,終於在E. H. Carr和Hans Morgenthau等人的努力下,發展成為國際政治學的主要理論。

二、理想主義(即自由主義)的挫敗與古典現實主義理論的形成

二十世紀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使得國際政治中「理想主義」(即自由主義)的學說遭受挫敗(關於理想主義的學說,稍後我會再寫一篇文章做介紹)。二戰結束後的1939年,Carr在英國出版了「
二十年危機:1919~1939」,大力批評理想主義(即自由主義),認為國家的動機主要是受權力慾望所趨使。雖然Carr最先提到科學化和國際政治研究的問題,然而,他對國家為什麼在乎權力以及國家到底想要多少權力的問題卻隻字未提。1951年,美國著名的外交家George Kennan出版了「美國外交:1900~1950」,也與Carr的書屬於同一格調,強調大國極其在乎權力,為古典現實主義的理論提供辯護,但並未將古典現實主義發展成嚴格的學術理論。雖然「古典現實主義」的理論化尚未完成,但我們可以從這兩本經典之作中看出,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現實主義」(當然,這裡指的是「古典現實主義」)的思潮已經取代了「理想主義」(即自由主義)的解釋,成為當時國際政治的主流看法。

一直到冷戰初期的1948年,Morgenthau在美國出版了「
國家間的政治:為和平與權力而奮鬥」,才將「古典現實主義」真正發展成為嚴格的學術理論。Morgenthau主張國際政治受限於客觀且普遍適用的法則。無論決策者的心理狀態為何,他們都必將追求國家利益,也就是追求權力。Morgenthau的基本命題是,國家受人性支配,而人與生俱來就有著「權力慾望」,亦即國家對權力擁有無法填滿的胃口,用Morgenthau的話來說就是「對權力貪得無饜」,國家不斷地尋找機會採取進攻姿態,企圖控制其他的國家。由於所有的國家都「充滿敵意」,所以沒有任何根據對國家侵略的強弱做出區分,因此在理論上不應該存在任何一個維持現狀的國家。「古典現實主義」認為國際環境的無政府狀態導致了國家對均勢的擔憂,而把結構限制的因素視為引起國家行為的次要原因。國際政治中的主要驅動力量是體系中每一個國家的內在權力意志,它促使著國家爭奪霸權。

由於Morgenthau的理論將國家對權力的渴求視為來自人性中的權力慾望的產物,將國家的行為「人性化」,所以Morgenthau所提出的「古典現實主義」理論又被稱為「人性現實主義」(Human Nature Realism)。

從1948年開始,一直到1979年Kenneth Waltz出版了他的經典之作「
國際政治理論」揭開了「新現實主義」(又稱為「結構現實主義」)的序幕為止,從Morgenthau發展出來的「古典現實主義」理論一直主導著這段期間的國際關係的研究達三十年之久。

三、對「古典現實主義」的批評

學者林碧炤在其「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一書中整理各家學者對於「古典現實主義」的批評如下:
(1)過分強調權力和國家所處的不安全環境,使軍事擴張和軍備競賽的侵略行為獲得合理化。
(2)「古典現實主義」雖然強調權力與利益,但「古典現實主義」的學者從未給予權力與利益很適當的界定。
(3)人類的認知並不完全依照權力與利益的原則,國際政治的運作也是如此,感情號召與道德良知的判斷也是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之一。
(4))「古典現實主義」太過強調權力與利益,忽略了經濟因素也對國際政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5)國家並非國際社會唯一的成員,且各個國家之間也不可能擁有同樣對等或是同樣性質的權力。

四、「古典現實主義」的影響

作為當代國際政治現實主義理論的先鋒,「古典現實主義」不可避免地在理論上存在著許多的缺點,留待後面的學者們來進一步擴充。因此,「古典現實主義」成為目前所有流派的現實主義理論的發展基礎,在學術上具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性,我們必須先瞭解什麼是「古典現實主義」,才能夠完全掌握到其他現實主義流派的精神。

(一) 國際政治中的現實主義演變

由於本身是念政治系的,將來也計劃要出國念國際關係,所以對於國際關係的幾個重要理論曾經花了不少時間去瞭解(好啦,其實是為了要應付考試啦...0rz)。翻遍坊間幾個較有名的考試準備用書,如高點出版的「國際關係及國際組織」或是新保成出版的「國際關係及國際組織」或是林碧炤老師的「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這是一本好書,推薦給大家),雖然每一本都對於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現實主義及其各種流派(古典現實主義、人性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攻勢現實主義、守勢現實主義、新古典現實主義等等)有大篇幅的介紹,但總是覺得有看沒有懂。林碧炤老師那本書雖然寫得不錯,但限於成書較早,所以對於現實主義最新的發展並未列入。最麻煩的是,這幾本書對於這些現實主義流派的演變和分類都有不太一樣的整理,這實在是最令人感到霧裡看花愈看愈花的地方。由於愈看愈迷網,於是我決定直接去翻英文的原文書來找答案。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找到了這一本好書:Norton在2002年出版的Political Science:State of the Discipline,顧名思義,這本書就是截至2002年以前的(美國)政治學學門發展現狀的總整理。其中在第一個Part(The state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中(第197~230頁),由哈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國際關係學的權威學者Stephen M. Walt寫了一篇「The Enduring Relevance of the Realsit Tradition」,裡面對於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的各個流派的理論、演變、長處與批評都有畫龍點睛的介紹,讀完以後豁然開朗,真的是一解我多年來的疑惑。

不知道這些寫考試用書的老師們是因為藏私(把精采的和真正的資訊留在補習班教不寫在書裡),還是因為他們自己也沒有真的去搞懂這些理論,這些書裡面對於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各個流派的介紹明顯有許多錯誤的地方(特別是在理論的介紹和學派的分類方式上)。小弟有感於台灣國宅朱學恆推動開放式課程痴漢般的熱情,決定也在這邊獻醜一下我破破的英文,把Walt這一篇好文章在我的部落格上分次翻譯出來給大家參考,希望學習國際關係或是對國際關係有興趣的大家都能跟我一樣,有機會能夠親炙大師鉅作,釐清這些令人迷惘的概念。

(2009年8月09日,03:59 A.M.)

國際政治「現實主義」的流派相當多,在開始閱讀之前,我先稍微簡介一下現實主義到底有哪些流派,以及其學術理論的發展進程,讓大家在腦海中有一個清楚的地圖:

古典現實主義
發展
新現實主義(又稱結構現實主義)衍伸守勢現實主義對其修正 攻勢現實主義
發展
新古典現實主義

國際關係的分析層次(也就是國際政治中的行為者角色)主要有四種,由低至高分別為:個人層次(如你、我、陳水扁、馬英九、各種政黨和利替團體等等)、國內層次(又稱個體層次,如國家的政體類型和決策制度等等)、國際層次(又稱系統結構層次,如單極體系、雙極體系、多極體系等等)和全球層次(如各種跨國的經濟與環保議題、利益團體及國際組織等等)。

上面這張現實主義發展流程圖的意思是說,學術上的現實主義理論主要有三個重要的里程碑:

第一次是二次大戰之後從歷史上的國係關係經驗發展出的「古典現實主義」,主要是把國家的動機與行為當成「個人層次」的動機與行為來分析,「國際層次」和「全球層次」的影響並未加考慮。

第二次是在1979年,鑑於「古典現實主義」的缺點,由Waltz發展出特別強調「國際層次」(亦即Waltz所說的「系統結構」)的「新現實主義」,完全以「系統層次」為影響外交政策的考量,認為「個人層次」、「國內層次」和「全球層次」的變數對國家的行為不具任何重要性。但,根據「新現實主義」的假設和推論作衍伸,得到的卻是國家之間其實是傾向於防守而不是傾向於攻擊他國的結論,所以這一類的「新現實主義」學者的理論被稱為是「守勢現實主義」。另一派的「新現實主義」學者對此做了一些理論上的修正,認為國家其實是(一旦獲得良機的話)傾向於進攻他國而非傾向於防守,所以這一派的「新現實主義」學者的理論就被稱為是「攻勢現實主義」。

第三次是在90年代中期後,學者們對「新現實主義」修正與擴充,發展出「新古典現實主義」,以「國際層次」為影響國家外交政策的前提,開始將「個人層次」、「國內層次」和「全球層次」的變數放進來,認為國家的外交政策是受到系統結構與國內因素同時影響的。

以上就是對國際政治「現實主義」流派的初步講解,相信大家在腦海中對「現實主義」的發展和演變已經有一個清楚的概念,從此終於可以不必再被各種「xx現實主義」、「新xxx現實主義」的名詞所迷惑。所以,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開始閱讀Stephen Walt的名作,一起進入大師的世界吧!

(2009年8月15日,00:40 A.M.)